【南京】高淳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高淳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高淳调查队

  2017年,全区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四大战略”,加快“四区”建设,全区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30.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18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308.44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279.45亿元,增长11.1%。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由上年的43.2%上升为44.4%,三次产业的结构由上年的7.0:49.8:43.2优化调整为6.7:48.9:44.4。

  居民就业实现新发展。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2.2万个,新增城镇就业409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637人次,吸纳大学生就业3800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360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工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短板,好项目、大项目成功落地少,产业支撑乏力;传统富民产业转型不快,新兴富民产业优势不显,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基础设施尤其是对外交通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大交通的格局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20l7年,全区共完成农业总产值77.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69万亩,总产量11.08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23.2%、21.0%;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84万亩,比上年减少37.4%,油料产量0.92万吨,比上年减少36.8%;新增蔬菜基地300亩,新增设施园艺面积4700亩;食用菌总产量2.77万吨,比上年减少5.3%。全区茶园面积2.66万亩,茶叶产量360吨。

  林业生产保持稳定。2017年新增绿化造林面积0.25万亩,当年完成营造林面积163公顷。四旁(零星)植树40.3万株,成林抚育实际面积4.75万亩,林木覆盖率24.46%。当年苗木产量818万株,水果产量1.33万吨。

  渔业生产效率提高。2017年,全区养殖水面面积31.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70万吨,比上年上升0.02%,其中:养殖产量达到4.51万吨,比上年增加0.02 %,占水产品产量的95.9%。全区螃蟹产量达到1.62万吨,比上年增加10.9%。

  畜牧业因政策影响进一步萎缩。全区年末生猪存栏1.75万头,出栏头数3.76万头;家禽存栏数43万只,出栏数177.34万只,比上年下降32.1%。肉类总产量为0.6万吨,禽蛋产量0.48万吨。

  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新一轮农业布局规划调整和品牌农业提升“六项工程”稳步推进,新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家,新认证绿色食品2个,新认证有机食品6个。全国首家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研究所挂牌成立,阳江镇成为全国“一镇一品”示范镇、中国有机螃蟹第一镇。完成土地综合整治1204.01亩,新增高标准农田1.1万亩、设施农业面积4700亩。

  农田水利持续改善。在2016年全区遭遇洪水的情况下,2017年水利资金大幅增加,全年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6.14亿元,同比增长75.9%,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53.3万千瓦,比上年略有增长,大中型拖拉机445台,比上年增加10台,联合收割机262台,比上年增加10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产业结构趋优。2017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4.91亿元,同比增长7.2%。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5.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5.8%,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7.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41.0%,较2016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25.0%;新材料制造业同比增长14.9%;智能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2.0%,均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

  建筑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南京六建创建特级资质企业入选住建部公示名单;出台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实施意见,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开工建设。2017年,全区完成建筑业施工总产值363.20亿元,比上年增长6.6%,新开工面积122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1232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17.8%、31.6%。建筑业从业人员5.5万人,比上年略有增加。2017年,获国家优质工程4项、省优质工程1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17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6.4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42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71.7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70.0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31.28亿元。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投资占比45.7%,比上年提升5.4个百分点。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9.12亿元,比上年增长58.9%,其中,住宅开发投资30.99亿元,增长72.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24亿元,下降17.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2.09万平方米,下降4.1%。商品房销售额41.89亿元,下降15.0%。

  高效投入持续增加。2017年全区安排重点项目241个,开工224个,开工率92.9%。完成年度投资308.63亿元。全年产业类重点项目开工75个,开工率94.9%,完成投资155.98亿元,泰盛干细胞等41个项目开工建设,福特汽车研发测试中心等37个项目竣工投产。雅达高淳健康休闲旅游产业园、金浦“山慢城”康养产业园开工建设,房车营地、瑞轩精舍等功能项目建成开放。

  五、城乡建设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完成东坝燃气高中压调压站、淳东变110千伏出线优化工程,新改建天然气管道70公里、供电线路633公里。建成通信基站268个。水阳江下游近期防洪治理、“两湖”堤防防洪能力提升等工程基本建成,87个防汛消险项目竣工交付,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年度项目全面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竣工投运,11座城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交付使用,垃圾集中收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我区成为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智慧交管系统全面启用,全市首家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综合服务中心成立运行,渣土运输车实行卫星定位、密闭化管理,新设停车泊位6024个。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发展。启动生态保护引领区试点,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总结评价得分位居全省第一。基本完成城区雨污分流、生态补水等工程,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59套,铺设污水管网270公里,疏浚河道153公里,整治塘坝437个,清淤土方434万方,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16.5平方公里,成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亮点频现,示范区面积达450平方公里,创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36个、水美乡村5个,东坝镇小茅山脚村、垄上村入选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固城镇蒋山村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江苏最美乡村。。

  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实验小学滨湖校区基本建成,区二中整体改造一期、武家嘴实验学校分校建成投用,投放专用校车36辆、服务学生2300人,新增幼儿园学位1170个,创成省市优质幼儿园5所。红太阳桠溪中学与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合作办学进展顺利,金陵汇淳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高淳中专校成为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区人民医院三期主体完工,区精神病防治院二期建成投用,提档升级村(社区)卫生室33个,创成省级示范卫生院1家、卫生室3家。市儿童医院高淳技术合作医院、市口腔医院高淳分部挂牌成立,鼓楼医院派驻业务骨干直接参与高淳分院日常管理、临床坐诊和手术开展,镇街卫生院全部实行医联体运作模式。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通过省级评审,全国首个药物性耳聋基因筛查中心在淳成立。

  六、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日益繁荣。电子商务提速发展,Zber全球供应链交易平台入选全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世界村健康电商产业园建成投用,整合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77个。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5.90亿元,增长15.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38亿元,增长10.1%。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30.8%,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32.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2.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6.7%。

  外资外贸稳定增长。2017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7.95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额达到5.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0%。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8371万美元,同比增长324.1%。实际利用外资13330.0万美元,同比增长27.2%。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宁高城际轻轨竣工通车,溧高高速高淳段开工建设,新改建农村道路55公里,建成干线公路照明工程42公里。高淳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用,双牌石客运站完成主体工程。城乡公交“2元一票制”全面实行,智能化改造公交站亭69个,公共自行车三期工程投入运行。2017年,拥有在运船舶894艘,总吨位485.21万吨。拥有公路运输车辆2085辆,完成客运周转量28535.74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95857.61万吨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595.33公里,内河通航里程160.11公里,完成内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150万吨。全社会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8.5%。

  邮电通信业发展趋缓。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51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09亿元,邮政业务总量0.52亿元,增长15.7%,移动和联通业务总量1.92亿元,与上年略有下降。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8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8.81万户,其中4G手机用户达到26.42万户,增长27.6%。实施信息网络扩容提速工程,年末互联网用户17.61万户,增长37.0%,其中,家庭用户11.64万户,比重达66.1%。

  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2017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评估考核。各景区点共接待游客971.5万人次,增长11.5%;实现旅游总收入99.8亿元,增长20.4%。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50.30亿元,同比增长20.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17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3.25亿元,非税收入完成4.92亿元。财政支出更加注重民生。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77亿元,比上年增长38.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9亿元,公共安全支出2.91亿元,教育支出9.8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69亿元,医疗卫生支出4.03亿元。

  金融业全年运行态势良好。2017年末,全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5.3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72.9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39.95亿元和48.59亿元,存贷比为99%。各项存款中,住户存款189.04亿元,比年初增加18.61亿元。各项贷款中,中长期贷款261.63亿元,占贷款总量的70.2%,增长18.8%。年末全区银行业不良贷款(五级)余额4.97亿元,不良率比年初上升0.06%。

  九、教育和科技

  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拥有普通中学15所,其中: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拥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拥有完全小学28所,教学点8所。全区普通中学、小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在校人数分别为14251人、21422人和2089人,分别比上年增加411人、增加642人、减少463人。初中学生升学率为99.23%;高中学生升学率为95.40%。特殊教育学校在校人数125人。拥有学前教育机构65所,在园幼儿11704人。

  科技创新进程加快。省级高新区挂牌成立,高淳科技创业中心创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南京健康产业研究院,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0个,转化科技成果30项,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4人。新增华苏科技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8家。红宝丽集团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红太阳集团有限公司获评江苏品牌建设领军企业。2017年,全区按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6家,高新技术产品累计总数160个。专利申请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区共申请专利256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562件;专利授权70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14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新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家、星级书屋8个,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746平方米。共拥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29.95万册,图书馆总流通人次27.85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23.85万册次。博物馆共接待参观人数43.58万人次。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年送图书下乡11300册,送电影下乡2040场。积极加强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共拥有数字电视用户12.81万户。

  卫生设施更加完善。截止2017年末,全区共有医院15个,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116个。实有床位1988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588人,其中:执业医师792人。全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1.17万人,全年诊疗总数42.74万人次,城乡医疗保险累计报销302.57万人次,报销金额4.86亿元。

  体育活动更加丰富。举办高淳国际慢城马拉松赛、区第五届运动会等大型赛事5场,安装健身设施89套,自然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56%,我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7年末全区体育场地面积146.3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平方米。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共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6500人次。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注重生态环保建设。全区城镇绿化覆盖率36.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2017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达75.9%;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环境噪声值为54.9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值为67.8分贝,均达到功能区要求,环境质量继续位列全省和全市前列。“263”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关停整治化工、铸造企业44家,万元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河长制”、“断面长制”落实到位,官溪河船舶综合整治、石臼湖围网拆除全面完成,畜禽禁养区和限养区养殖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6.91吨,同比下降77.7%;二氧化硫排放量53.76吨,下降27.4%。

  继续推进节能减排。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89864.96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9.5%;产值单耗0.024吨标准煤/万元,与上年持平。原煤消费量19512.77万吨、汽油消费量82吨、柴油消费量4742.02吨、燃料油消费量1190吨、天然气消费量1486.57万立方米、电力消费量60278.54万千瓦时。

  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635,同比下降9.0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44.64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02%,比上年略有增长。户籍人口44.63万人,增加3428人。其中:男性227164人,女性219148人,城镇人口177235人,乡村人口 269077人,出生人口5751人,死亡人口3667人。出生率为8.38‰,死亡率为5.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6‰。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2017年末,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达98.0%以上。全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1032人,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人数86158人。社会福利院、敬老院拥有床位3108张,收养类福利机构11个,收养人员总人数为1180人。全区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10003人。

  居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2017年,全年销售商品住宅面积57.40万平方米,销售额达38.63亿元。棚户区改造面积35.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1.4%,保障房建设面积55万平方米,有效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17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154元,比上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975.4元,比上年增长4.9%;城镇恩格尔系数为2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42元,比上年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7327.9元,增长9.1%;农村恩格尔系数为29.2%。

  注释:[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高淳区统计年鉴》(2018)为准。

        [2]本公报部分指标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推荐阅读:

世界、国家经济排名

2019年全国各省人口排名

2019年中国各省各市人口、GDP排名

全国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