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都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七、 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

  年末境内公路里程1077.64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21.85公里,二级公路112.78公里;国道70.15公里,省道102.19公里,县道112.76公里,乡道648.34公里,村道144.19公里。年末营运车辆4343台,比上年提高3.6%,其中营运货车3087台,同比增长1.2%,营运客车1256台,同比增长9.9%。全年货运周转量10.11亿吨公里,增长4.8%;客运周转量8.28亿人公里,增长30.0%。

  全区年末汽车保有量185485辆,同比增长3.9%,其中载客汽车138649辆,载货汽车46004辆,分别增长2.5%和8.3%。

  邮电:2017年,全区邮政共发送函件39.05万件、包裹37.30万件、特快专递3.45万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43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0.86万户,同比分别下降5.9%和1.6%;国际互联网年末用户数21.98万户,同比增长10.2%。

  旅游:

  2017年,花都区旅游业不断整合资源,着力打响花都旅游品牌。跟进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建设,协助九龙湖旅游生态度假区做好旅游招商准入评估;完成珠宝小镇、花都湖创5A和创4A申报资料上报;推荐红山村、塱头村、洛场村等6座村落纳入广州市30个旅游文化特色村建设目标。同时,不断开展旅游推介宣传,举办赤坭春耕节、梯面油菜花节、徒步、第一届旅游创新营销策划大赛活动等旅游节庆活动,提高花都旅游品牌知名度。

  全年旅游总收入64.94亿元,比上年增长8.2%。城市接待游客总人数1115万人次,增长6.2%,入境游客8.01万人次。其中:过夜旅游者461.76万人次,增长7.4%,占接待游客总人数的41.4%;不过夜(一日游)游客653.24万人次,增长5.3%,占接待游客总人数的58.6%。区内22家星级酒店及6家综合性酒店接待游客8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平均开房率为49.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旅行社(含分社、驻花都门市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总数35.9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11.9%。主要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455.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其中景区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

  八、 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

  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06亿元,同比增长12.0%,按可比口径增长15.3%。其中,增值税30.71亿元,同比增长28.6%;营业税80万元,同比下降99.8%;企业所得税14.36亿元,同比增长26.4%;房产税3.05亿元,同比增长3.0%。非税收入19.27亿元,同比增长16.6%,占收入比重24.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9.81亿元,同比增长16.6%。八大类支出合计93.04亿元,同比增长23.1%。从总量来看,教育支出(31.96亿元)在全部二十个支出项目中占比最大,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其次是城乡社区事务和医疗卫生,分别支出11.92亿元和11.21亿元;从增幅来看,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国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粮油物资管理事务支出和交通运输支出位居前列,增幅分别为10.6倍、8.0倍、1.2倍、1.0倍和58.7%。

  税收:

  2017年,全区税收总额(不含海关代征税)283.34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国税收入219.57亿元,同比增长25.3%;地税收入63.78亿元,同比增长6.6%。

  金融:

  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40.4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4.24亿元,增长8.3%。本外币贷款余额782.95亿元,增长8.7%。贷款余额中,企业贷款余额287.29亿元,下降1.1%,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43.54亿元,下降4.1%,占企业贷款额50.0%;个人贷款余额495.65亿元,增长15.3%,其中住房贷款余额383.93亿元,增长20.9%,占个人贷款额的77.5%。

  九、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

  2017年,全区各级各类教育均衡、优质、公平发展。办学条件不断完善,秀全中学新校区完成整体搬迁;引进广雅中学花都校区,对建设指标、建设规模、建筑成本已做初步计划;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2016-2018年)。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7年高考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区4529名应届高三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一本上线人数一举跨越500、600两个关口,达到创纪录的644人,比上年增加151人。本科上线2489人,各线均创我区历史最佳成绩。

  至2017年底,全区共有幼儿园103所,在园幼儿3.07万人。小学103所,在校学生14.10万人。普通中学77所,在校学生5.74万人,其中初中4.30万人,高中1.44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1%,与上年持平。

  科学技术:

  2017年,科技创新成效突出。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85家,较上年增加221家。全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是11124件和9382件,同比分别增长33.9%和38.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609件和287件;积极开展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州市一区多园”,目前市里已批复我区示范区名称为“花都先进制造业园区”,园区面积53.54平方公里。进一步推进绿色科技发展,注册成立“广州市绿色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强化政府对绿色科技相关实体产业的投资和引导,推动我区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

  2017年,全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进一步擦亮文化品牌,举办以“拜盘古•祈永昌”为主题的盘古王民俗文化节,提升盘古王诞区域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非遗保护工作成绩斐然,“盘古王传说”和“狮岭黄豆酱传统制作技艺”2个非遗项目通过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申报,开展 “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多所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定期培训活动,灰塑研究院参赛作品《岭南水乡》荣获文化部“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文化艺术创作迈入新高度,花都区合唱团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合唱节成人组混声合唱金奖,情景歌舞唱《金绣银绣线儿绣》先后获得广州市级金奖后及广东省第七届音乐舞蹈花会银奖。

  2017年,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77万册,电子书籍118万种,图书流通127万册次,接待读者90万人次(含网站读者)。全年推出送戏下乡、送展下乡、汽车图书馆下乡等主题惠民活动181场次,送展送书下乡天数超过200天,共放映农村数字电影2500多场。

  卫生:年末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5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所,农村卫生站195所。拥有病床3550张。卫生技术人员8037人,其中执业医师2563人,执业助理医师317人,注册护士3638人。

  体育:

  2017年,全区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组织开展全区五大联赛(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比赛)、2017年北回归线上的足迹醉美花都行徒步嘉年华等多项赛事,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承办多项全国性体育活动,如鸿辉•银座杯”2016-2017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第27届“花都奥体杯”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等34项目全民健身活动/培训,激发群众热爱体育、参与体育的热情。竞技体育成绩骄人,全区共组织开展(主办、承办及协办)体育竞赛活动34项(次),参加区级以上群众体育竞赛活动运动员22万人次。各级大赛中,花都籍运动员共获得国家级比赛金牌15枚,银牌4枚,铜牌2枚;获省级比赛金牌89枚,银牌36枚,铜牌27枚。全年共向上级输送运动员(含集训)72人。

  十一、公用事业、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安全生产

  公用事业:

  2017年,花都区围绕建设幸福、美丽花都的发展目标,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强化环境卫生保洁质量,城区保洁地面总面积约1700万平方米,实现全天候专业化保洁;月清洗废物箱内胆40000多个,日清洗人行道2200平方米,高压冲洗人行道污迹200多处;城区每日产生垃圾约700吨,日产日清。强化城区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一年来共修剪乔木2.12万株、灌木6.03万株、绿篱38.3万平方米、草地11.2万平方米。2017年,新建、改造、维修路面43142㎡、各类路基石6275m、交通标线18073㎡,维修翻新交通标线、防护栏、指示牌、路标、井盖、信号灯等设施6386处(个)。

  自来水日生产能力达51万立方米,全年采水12947万立方米,售水14547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7124万立方米,生产运营用水3470万立方米。

  全年售电量76.91亿千瓦时,增长4.4%。其中,工业用电52.58亿千瓦时,增长2.4%;商业用电7.72亿千瓦时,增长6.1%;农业用电及稻田灌溉1.09亿千瓦时,增长5.7%;住宅用电15.52亿千瓦时,增长10.6%。

  环境保护:

  2017年,花都区环保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9921人次,检查企业9504家次。全年立案827宗,同比增长41.9%,查封74宗。作出行政处罚717宗,其中责令停止生产或营业597宗,责令停产整治4宗,限期改正116宗。行政处理14宗,罚款2489.14万元,办理数与罚款额分别同比增长56.6%、134.7%。严抓环保准入,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123个,备案环评登记表1967个,涉及总投资959.69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9.71亿元;共批准竣工环保验收项目118个,涉及总投资76.3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2.14亿元。严抓总量减排,全年完成减排工程项目40个,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建设项目2个,水污染源结构减排项目9个,工业大气污染源结构减排项目9个,工业大气污染源清洁能源改造项目1个,农业源结构减排项目1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项目5个。

  2017年,我区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市11个行政区中,综合指数评价名列第三。达标天数比例为85.8%,高于广州市平均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优为119天、良为194天、轻度污染37天、中度污染15天,没有出现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全河段水质的年平均污染指数为0.66,与上年相比上升了0.14,水质有所变差。城市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达标率为100%。2017年所监测的各类噪声值,除部分点位超过规定标准,基本保持2016年的原有水平,区平均值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

  社会治安:

  2017年,全区刑事案件立案12278宗,其中“两抢”、“两盗”案件分别为489宗和1948宗。区法院各类案件新收案2.21万件,审结2.22万件,结案率87.0%,其中新受理刑事案件2321件,审结2272件,结案率94.2%。

  安全生产:

  2017年,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13宗、死亡95人、受伤333人、直接经济损失3213万元,同比事故宗数上升2.6%、死亡人数下降5.0%、受伤人数上升14.4%,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1倍。其中,工矿商贸(含建筑施工)安全事故4起、死亡6人、受伤2人,经济损失641万元,同比分别下降42.8%、33.3%、60.0%和12.0%;一般程序处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304宗,共造成88人死亡、331人受伤、财产损失42万元,同比宗数上升8.2%、死亡人数下降1.1%、受伤人数上升21.7%、财产损失上升21.8%;火灾事故立案5起,造成1人死亡,无人员受伤,经济损失约2530万元,同比事故起数下降70.6%,事故死亡人数持平,受伤人数下降100%,经济损失上升2.3倍;未发生农林牧渔领域生产安全事故。亿元GDP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7人,比上年下降22.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4.74人,下降5.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福利

  人口:

  2017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74.90万人,比上年增长3.5%,其中城镇人口41.60万人,乡村人口33.30万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3,家庭户均人数2.95人。全年出生人口17584人,死亡人口3906人,人口出生率24.12‰,死亡率5.36‰,自然增长率18.76‰。

  2017年花都区人口及其构成

指   标 2017年末数(人) 增长(%) 比重(%)
全区户籍总人口 749000 3.5 100
其中:城镇人口 416008 4.5 55.5
乡村人口 332992 2.2 44.5
其中:男性 380665 3.4 50.8
女性 368335 3.6 49.2
其中:0—17岁 160491 11.1 21.4
18—59岁 472918 1.2 63.2
60岁及以上 115591 3.4 15.4
其中:65岁及以上 78486 14.5 10.5

  人民生活:2017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812元,增长9.0%;人均消费支出31515元,增长6.1%,其中食品烟酒支出10482元,比上年增长2.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68元,增长9.3%,其中工资性收入17842元,增长10.0%;经营净收入2669元,增长9.2%。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3.3%,农村常住居民为41.6%,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0.5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和福利: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交费人数分别达到27.74万人、27.13万人、27.65万人、26.55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5.65万人。

  2017年末,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4480人,其中城镇491人,农村3989人。全区公办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0家,床位918张,年末收养人数621人。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和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户籍人口数由公安部门提供,医疗卫生、出生、死亡指标由区卫计部门提供。

  4、年末营运车辆及周转量数据由区交通部门提供。

  2013-2017年花都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注:1、2017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平均数计算。

  2017年1-12月广州市各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表

  备注:市及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1 2

>>>推荐阅读:

世界、国家经济排名

2019年全国各省人口排名

2019年中国各省各市人口、GDP排名

全国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