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南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紧紧围绕“宜业宜居宜游”工作主线,以“四个三”为抓手,补短板,增优势,积极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提质增效、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69亿元,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0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3.16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21.46亿元,增长10.0%。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4.49:39.27:46.24,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77个百分点。

一、农林牧渔业

粮食生产稳定。全年播种粮食作物92.13万亩,同比减少2.96万亩。粮食总产35万吨,同比下降2.64%。其中夏粮总产14.9万吨,减少6.9%,秋粮总产20.1万吨,下降0.75%。粮食亩产379.9公斤,同比增长0.49%。经济作物产量有减有增。花生总产9.9万吨,同比增长4.1%;蔬菜总产120.9万吨,同比下降1.9%。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新造林1.51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7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2%。

牧渔业发展良好。全年猪、牛、羊、家禽出栏55.9万头、5万头、35万只和446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0.9%,减少3.8%,减少4%和增长30.7%。年末全县生猪存栏37.1万头、牛4.7万头、羊37.8万只、家禽1542万只;同比生猪减少3.4%,牛减少3.1%,羊减少4.3%,家禽增长19.1%。肉类总产量10.2万吨,增长15.7%;禽蛋产量3.4万吨,减少2.2%;奶类产量1.59万吨,下降4.6%。

现代农业取得新成效。新建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11个,新增种植业基地面积0.5万亩,新培育品牌8个,新认证“三品一标”22个,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76家,其中,省级7家,市级69家。生态循环农业取得显著成效,新增1000立方大型沼气工程1处,新增沼气用户150户。

二、工业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4家,完成工业产值550.73亿元,增长12.51%。其中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511.65亿元,增长13.0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19.52亿元,增长15.1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产值19.56亿元,下降0.9%。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完成总产值249.93亿元,增长18.65%;重工业完成总产值300.80亿元,增长7.87%。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100:120(轻工业为100),轻工业占比45.3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2.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1.80亿元,增长9.43%;实现利税39.86亿元,增长9.66%;其中利润26.38亿元,增长14.61%。

三、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全社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7.9亿元,增长0.8%;计划投资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9个,完成投资72.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1.9%;高新技术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7%,比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

全县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5亿元,同比下降2.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16.6万平方米。

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7亿元、增长42.3%;新开工面积5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4.5%。商品房销售面积49.2万平方米、增长43.11%;商品房销售额19.6亿元、增长61.5%。

四、国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2亿元,增长9.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0.50亿元,增长10.8%。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48亿元,增长49.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8.39亿元,增长8.6%;住宿实现零售额0.13亿元,增长9.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50亿元,增长9.8%。

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4.4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出口21.1亿元,同比增长22.8%;进口3.3亿元,同比增长0.8%。全县共有9家企业进出口过千万美元。全年完成境外投资额1.5亿元,同比增长214.6%。

五、财税、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今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7亿元,比上年下降6.1%,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8.4%。从四大税种看,增值税增长19.6%,营业税下降99.1%,企业所得税下降0.4%,个人所得税增长67.4%。公共财政支出43.5亿元,增长10%。其中,民生支出37.3亿元,增长12%,占全县财政支出的85.8%。国地税收入完成11.3亿元,同比下降5.8%。其中,国税收入5.3亿元,增长20.7%;地税收入6亿元,下降20.7%。

金融业形势良好。201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1.78亿元,比年初增加33.0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59.34亿元,比年初增加27.88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0.99亿元,比年初增加25.2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86.45亿元,比年初增加11.62亿元;中长期贷款70.07亿元,比年初增加15.8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为50.03%。

六、文化、旅游、交通、信息

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成功举办了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第十三届“阳都之夏”广场文化艺术节、沂南“三和玩具杯”庄户剧团大赛等大型系列文化活动。农村电影放映实现了数字化放映,保证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要求,实现放映4121余场次。今年末,拥有各种群众文化机构2处,博物馆6处,公共图书馆1处,藏书26万册。境内现已查明的田野古文化遗存有34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21个点),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7处(18个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沂南县馆藏的文物13372件,其中珍贵文物22件。

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年末全县实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21家,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5家,AAA级旅游景区7家,AA级旅游景区9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6家;旅行社9家;星级酒店3家,其中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1家;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处,省级旅游强乡镇6处,省级特色旅游村15处。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98.84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77.59亿元,同比增长20%。

公路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新增23公里,累计达到2598公里。其中村镇公路2056公里;高速公路74公里。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3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

信息业稳步发展。全县实现电信业务总量3.87亿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5.5万户;互联网用户16万户。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2万余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86%。

七、教育、体育、科技、卫生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招收小学生10683人,初中新生9025人,招收高一新生4407人。全县小学在校学生67830人,初中在校生25845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337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全部达到100%。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举办了2017年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800余人,全县体育人口达到42%。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体育从业人员100多人,经营涉及台球、跆拳道、瑜伽、武术、篮球、羽毛球等多个项目。2017年体育彩票销售额达到4500万元。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步。列入上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项,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404万,全年获市科技进步奖9项,获市专利奖4项,组织市级成果鉴定6项;全年专利申请量为49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8件,实用新型申请288件,外观设计申请10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8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家;获批设立院士工作站1处,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获批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基层人才计划2项。“三引一促”引技术工作“走出去、请进来”200余次,引进转化科技成果320项,产学研合作80项,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家。

卫生和医疗防保条件不断改善。2017年末,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3处,其中: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各1处,专科疾病防治所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处,乡镇卫生院24处;村卫生室374处;民营医疗机构6处;厂矿医院1处;门诊部5处;诊所、医务室54处。全县拥有病床3976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303人。

八、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县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3.71平方公里,比去年增加了1.01平方公里。财政总投入2.3亿元。实施了正阳路北通、玉泉路东通等8条道路工程,新增道路长度3.1公里、道路面积5.92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8%、铺设雨水管网9.94公里、污水管网9.02平方公里、安装路灯60盏。今年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新建续建社区37个,完成农房建设2000户,完成危房改造508户。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集中供热住户19000户,取暖面积达到180万㎡。供热主管网37公里,二级管网150公里。

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县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7人,其中,交通事故死亡2人、建筑施工事故死亡5人,受伤1人;经济损失103万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0%、30%、50%,经济损失比去年同期上升7.2%。

十、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87元,增长9.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25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05元,增长8.8%。

就业创业质量明显提升。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92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3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就业创业形势良好;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全县收缴社会保险基金17.68亿元、支出19.39亿元、滚存结余14.44亿元。全县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5.13万人、6.04万人、6.69万人、2.92万人、3.9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3.2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6万人,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4600多份,督促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520万元,追讨工资128万元。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35起,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620万元。

注:

1.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起点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为500万元。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粮食面积及产量采用国家统计局沂南调查队粮食抽样数据。

4.居民收入为小样本数据。

>>>推荐阅读:

世界、国家经济排名

2019年全国各省人口排名

2019年中国各省各市人口、GDP排名

全国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