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兖州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全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目标定位,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一、综合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700亿元大关,达到72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59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396.99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79.54亿元,同比增长8.4%。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7.94亿元,增长3.2%;工业增加值359.09亿元,增长6.8%;建筑业增加值38.08亿元,下降0.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8.05亿元,增长1.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2.67亿元,增长8.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91亿元,增长2.6%;金融业增加值20.94亿元,增长12%;房地产业增加值11.97亿元,增长4.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35.47亿元,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6年的7.3:54.5:38.2调整到2017年的6.4:54.9:38.7,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8.7%,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全区人均GDP达到11321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6769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2%。

市场主体发展良好。全区民营经济总户数发展到41366户,其中民营企业6255户,个体工商户35111户。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1.5万人,民营经济注册资金201亿元。全年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2012.9亿元;上缴税金49.8亿元,增长2.2%。

人口稳定增长。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5.32万人,其中,城镇37.55万人,农村17.77万人。全年出生率为14.61‰,死亡率为6.06‰,自然增长率为8.55‰。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区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总产值87.3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48亿元,增长8.1%;林业产值1.8亿元,增长9.0%;牧业产值33.8亿元,下降4.6%;渔业产值0.3亿元,增长15.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3亿元,增长19.9%。

农副产品。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9.6万亩,比上年增加2万亩,增长2.3%。粮食总产达到49.3万吨,单产达到549.8公斤/亩。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粮食 万吨 49.3 -0.6

#夏粮 万吨 24.6 3.8

秋粮 万吨 24.7 -4.6

棉花 吨 90 119.2

油料 吨 3075.6 15.5

#花生 吨 3075.6 15.5

蔬菜 万吨 46.1 11.8

肉类 吨 41485 1.7

奶类 吨 1307 32.2

禽蛋 吨 5779 -71.5

肉猪出栏头数 万头 27.9 23.1

生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3.5 -70.8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0.5 -82.5

家禽年末存栏数 万只 105 -74.5

林业。全区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新建提升公园绿地11处,新增城区绿化面积近5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7.3个百分点、达到41.42%。全年新增造林面积87.9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0.83个百分点、达到29.73%。

畜牧业。全区肉猪出栏头数27.9万头,比上年增长23.1%;生猪年末存栏数3.5万头,下降70.8%。肉类产量4.1万吨,增长1.7%;禽蛋产量0.6万吨,下降71.5%;奶类产量0.1万吨,增长32.2%。

渔业。全区水产养殖面积6450亩,比上年下降4.4%;水产品产量1700吨,下降3.1%。

农业现代化。全区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7%;农用拖拉机5598台,增长0.8%;联合收获机5324台。全年机耕面积达到33.4千公顷,小麦机收面积30千公顷,占小麦收获面积的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总体平稳。2017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49家,其中本年新增31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85.4 %,股份合作企业下降11.3%,股份制企业增长7.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8%,重工业增长8.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6.3 -10.6

方便面 万吨 16.4 -6.8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443.2 17.0

服装 万件 123 7.9

水泥 万吨 25.6 -12.5

轮胎 万套 1200 38.6

大型拖拉机 台 1299 -14.5

中型拖拉机 台 14537 3.9

锻件 万吨 27.1 -37.8

联合收获机 台 14034 -14.1

工业效益较快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利税119.5亿元,增长14.7%;利润83.6亿元,增长24.8%。总资产贡献率14.0%,提高1.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2.5%,提高0.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52.8%,降低1.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95次,降低0.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6.1%,提高1.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4.2万元/人,增长2.8%;产品销售率98.8%,降低0.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2.6%,提高1个百分点。

新兴动能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84.5亿元,增长5.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3%,比年初提高2.1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到21家,其中一级资质4家,二级资质8家,三级资质9家,年末从业人员11275人。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9.4亿元,下降4.4%。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05.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6.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稳定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8.4亿元,比上年增长5.5%。按建设性质分,新建项目投资190.7亿元,扩建项目投资14.8亿元,改建项目投资120.9亿元。按投资构成分,建筑工程投资176.7亿元,安装工程投资42.6亿元,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100.1亿元。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3.4亿元;第二产业投资200.1亿元,增长1.9%,其中工业投资200.1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投资144.9亿元,增长10.2%。

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明显。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9.9亿元,增长32.3%。商品房施工面积270.3万平方米,增长49.1%;商品房销售面积62.9万平方米,增长14.7%,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1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7.9亿元,增长2.3%。按城乡市场统计,城镇实现199.4亿元,增长8.7%;乡村实现49.7亿元,增长10.1%。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229.4亿元,增长8.9%;餐饮收入19.6亿元,增长9.3%。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188家,其中本年新增26家;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处。

对外贸易总体稳定。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出口39.7亿元,下降5.3%;进口96.6亿元,增长37.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6亿元,增长33.97%。

旅游业持续发力。全区旅游消费总额达到50亿元,增长19.3%。接待入境游客78167人次,增长17%;旅游创汇4245万元,增长13%。接待国内游客597万人次,增长1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4.9亿元,增长14.8%。

六、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新建、改建公路80.1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9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4公里。客运量4275.7万人,增长5%,客运周转量51308.9人公里,增长11%。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00048辆,增长9.5%,其中私人轿车68520辆,增长9.9%, 轿车总量70550辆,增长10.2%。

邮电通信较快增长。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3.41万户,其中市内固定电话用户2.28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1.13万户。全区移动电话用户52.7万户,互联网用户14.3万户。全年邮政业务收入6466万元,增长1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税收稳定。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4.4亿元,下降2.99%,其中税收收入31.6亿元,下降0.09%,占比71.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0.7亿元,增长0.14%。

金融业平稳发展。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21.6亿元,比年初增加5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83.7亿元,比年初增加22.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26.6亿元,比年初增加5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58.5亿元,比年初增加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68.1亿元,比年初增加48.1亿元。

保费收入增长较快。截止2017年底,全年各类保费收入10.3亿元,增长60.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7.4亿元。全年累计支付赔款和赔付保险金3.7亿元,增长23.3%。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2亿元,人身险给付金额2.5亿元。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小学83所,在校学生66318人。其中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9934人;初级中学19所,在校学生17513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2254人;小学59所,在校学生3661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5.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项目进展顺利,1所学校建成使用,5所学校主体完工。改扩建14所幼儿园,工业技师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科技创新显著提升。全年共取得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6项,有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济宁市科学技术奖。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4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我区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艺术表演场所 2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7万册,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实现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各类群众文化事业方兴未艾。全区有线电视用户7.9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在全国、省、济宁市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6枚,其中:金牌4枚,银牌1枚,铜牌1枚。全民体育健身工程投资1175万元,增长105%,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场所面积达70万平方米,增长16%。

九、卫生和社会保障

卫生水平持续改善。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 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525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791人;注册护士2002人。各类卫生机构医疗床位3796张。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全区企业参加养老保险职工93800人,离退休人员25311人,全年支付养老保险金77247万元。全区参加企业失业保险职工64450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781人;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职工15320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57530人。

社会救助服务全面展开。全区城市低保对象1228户、2343人,发放低保金1286.4万元;救助农村低保对象5141户、10453人,发放救助金3689万元。供养农村“五保”1437人,全年投入供养资金795.9万元。

十、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

城镇化水平加快提升。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88%,比上年提高1.77个百分点。棚户区改造实现新突破,完成韦园、木材公司片区35万平方米征收,韩楼、高庙顺利搬迁,棚改规模创7年来之最。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颜店镇被确定为“济宁市重点小城镇”,新兖镇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我区市级示范片区达到4个,为全市最多。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力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河长制”落实到位,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散乱污”企业和燃煤小锅炉清零,气代煤、电代煤7041户,压减二氧化硫1872吨、氮氧化物5120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25天、达到208天。

十一、就业和居民生活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就业12600人。年末登记失业人数27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30元,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08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34元,增长9.2%。

注:

1、公报所列生产总值(简称GDP)、增加值指标为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兖州统计年鉴-2017》为准。

3、2017年美元对人民币平均汇率6.75。

4、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从2011年起提高工业统计起点标准,其中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5、自2011年起,国家统计局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进行了改革,即将投资统计的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将这一统计范围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额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7、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取自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数据。

8、公报所列部分数据因统计口径、计算方法的变化,上年基数有所调整,增长速度根据调整后的基数计算。

9、公报所列统计数据除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外,均不包括黄屯、王因数据。

>>>推荐阅读:

世界、国家经济排名

2019年全国各省人口排名

2019年中国各省各市人口、GDP排名

全国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