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2017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沭阳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沭阳调查队
2018年4月10日
2017年,我县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在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连续六年进入“前100名”行列,排名第29位;连续两年成功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县”,名列第55位。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稳步扩大。2017年,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0.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4%。其中,一产增加值94.39亿元,增长2.7%;二产增加值352.48亿元,增长7.8%;三产增加值323.27亿元,增长8.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460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327美元),比上年增加4353元,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2:45.8:42.0,其中一产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46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669人,困难人员援助就业14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为1.8%。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9964人,城乡新成长劳动者技能培训3694人。全年新增创业人数2.5万人,其中新增网店1312家、私营企业6996户、个体工商户14825户;新增返乡创业项目1574个,返乡创业人员1832人,创业带动就业16587人;新增创业贷款59.54亿元;发放风险扶持资金77.91万元。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运行平稳。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6.53亿元,增长2.0%;农业增加值96.17亿元,增长2.8%。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4.86万亩,减少0.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75.52万亩,减少0.9%;粮食总产量126.71万吨,减少0.6%。年末生猪存栏44.5万头,增长1.8%,家禽存栏550万只,减少2.0%;全年生猪出栏87.9万头,增长2.4%,家禽出栏1270万只,减少0.8%。
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
播种面积(万亩) | 增长(%) | 总产量(万吨) | 增长(%) | |
合 计 | 275.52 | -0.9 | 126.71 | -0.6 |
一、夏收粮食 | 135.11 | -0.9 | 52.11 | -0.1 |
#小麦 | 135.06 | -0.9 | 52.11 | -0.6 |
二、秋收粮食 | 140.41 | -0.9 | 74.60 | -1.4 |
#水稻 | 109.60 | -0.5 | 64.25 | -1.1 |
玉米 | 25.83 | -2.3 | 9.36 | -3.3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2017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0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147.51亿元,增长11.0%;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39.28亿元,增长8.5%。全社会用电量48.77亿千瓦时,增长1.7%;其中,工业用电量32.10亿千瓦时,下降1.6%,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5.8 %。
企业效益高位运行。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54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大中型企业为176.96亿元,增长13.2%;股份制企业为759.11亿元,增长6.4%;私营企业为811.77亿元,减少1.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35.69亿元,增长2.8%;其中,利润93.79亿元,增长4.2%。
主导产业继续增强。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1”产业(即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实现产值472.0亿元,增长21.1%,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1.1%。其中,纺织服装业实现产值159.42亿元,增长12.0%;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39.81亿元,增长28.37%;电子信息业实现产值72.78亿元,增长19.7%。
规模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 位 | 总产量 | 增长(%) | |
小麦粉 | 万吨 | 46.18 | 50.1 |
服装 | 万件 | 6685.76 | 1.3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1257.31 | -15.4 |
电子元件 | 亿只 | 110.39 | -9.2 |
家具 | 万件 | 50.03 | -3.1 |
蓄电池 | 万千伏安时 | 372.08 | -4.75 |
水泥 | 万吨 | 136.76 | -11.1 |
小麦粉 | 万吨 | 46.18 | 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