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江阴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阴市统计局

2018年3月13日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江阴的总目标,聚力创新、聚焦富民,全市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8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1.1万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1.6亿元,下降7.0%;第二产业增加值1897.8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548.8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54.4:44.4,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就业创业同步推进。全年提供就业岗位5.7万个,本地劳动力实现就业4.7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城镇困难人员再就业18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6%。扶持自主创业2788人,带动就业1.45万人,发放各类创业补贴455.9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400万元。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年末拥有各类市场主体总数155164户,增长17.3%。企业总数54470户,增长15.1%,其中,国有及集体控股企业3172户,外商投资企业1143户,私营企业50155户,当年新增各类企业9339 户。个体工商户总数100694户,增长18.5%,当年新增21381户。

二、农 业

粮油产量低于上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2.6万吨,下降13.1%,其中谷物总产量12.2万吨,下降12.2%;油料总产量2242吨,下降15.5%。

种植面积总体减少。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0.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1千公顷,与上年持平;蔬菜种植面积12.7公顷,比上年减少0.5千公顷;水果种植面积3.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1千公顷。

畜禽渔业生产趋缓。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3.2万吨,下降20.0%,其中猪牛羊肉2.6万吨,下降7.1%。奶牛存栏0.3万头,下降25.0%。全年水产品产量2.7万吨,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向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822.7亿元,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产值1805.3亿元,增长10.5%;重工业实现产值4017.4亿元,增长17.3%。在全市跟踪统计的15种重点产品中,有11种产品的产量实现正增长。全年工业用电量228.2亿千瓦时,增长6.4%。

                                                                             201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17年 ±%
461824 -4.4
万米 44684 4.5
服装 万件 41648 6.3
机制纸及纸板 124400 -2.0
初级形态的塑料 1063995 7.5
合成纤维聚合物 1772300 -22.8
化学纤维 3716784 9.0
生铁 7636744 -1.2
粗钢 9175514 3.0
钢材 11766190 7.6
民用钢质船舶 载重吨 2569100 1.7
半导体分立器件 万只 9528287 13.8
集成电路 万块 3080317 14.6
印制电路板 平方米 52070 3.8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3132407 4.3

经济效益保持平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46.1亿元,增长13.1%;产品销售率98.6%,比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59.5亿元,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4.5%,比上年减少1.6个百分点,亏损额28.2亿元,比上年增加12.7亿元。

骨干企业支撑明显。海澜集团开票销售超1000亿元,成为全市首家开票销售超千亿的企业集团,兴澄特钢、澄星集团、三房巷集团等3家企业集团开票销售超500亿元,华西集团开票销售超300亿元,全市工业百强企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921.0亿元,实现利润278.9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7.1%和77.6%。

建筑业低于上年。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3.5亿元,下降15.0%。共获无锡市“太湖杯”优质工程奖14个,无锡市政优质工程4个,无锡市优质结构工程16个,无锡市优秀物业管理项目4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投资小幅增长。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153.0亿元,增长1.8%。分产业投向:第一产业投资6.7亿元,增长78.5%,第二产业投资562.9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投资583.4亿元,下降7.7%。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306.2亿元,增长33.2%;民间投资749.6亿元,下降0.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97.2亿元,下降35.1%。

 房地产市场冷暖互现。全年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179.9亿元,下降36.0%;商品房施工面积1418.8万平方米,下降7.4%。商品房销售面积318.2万平方米,增长36.6%。商品房销售成交总额256.6亿元,增长51.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3.4亿元,增长11.3%;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814.0亿元,增长11.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9.4亿元,增长8.3%。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1.7%,化妆品类增长26.6%,家具类增长20.5%,粮油及食品类增长16.6%。

六、开放型经济

稳定外贸取得成效。按美元计,全年实现进出口211.0亿美元,增长5.5%;其中出口122.2亿美元,增长2.0%;进口88.9亿美元,增长10.8%。31个出口品牌获批“2017—2019年度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7家出口品牌企业获批国际知名品牌领军企业,获批品牌数、企业数均列全省县级市第一。

利用外资保持高位。全市实现到位注册外资9.5亿美元,到位外资数继续位居全省县级市第一。全市新批外资项目43个,增资项目20个,协议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14个,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5个。

服务外包发展良好。全年服务外包业务合同额21.1亿美元,增长5.3%,执行额18亿美元,增长10.5%;离岸业务合同额9.9亿美元,下降0.8%,执行额8.3亿美元,增长30.4%。

对外投资继续领先。全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4个,中方协议投资额7.27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继续位居全省县级市第一。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项目11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32亿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车辆保有量持续提升。年末全社会拥有车辆50.1万辆,其中汽车45.2万辆,增长10.5%。私人汽车快速发展,年末达39.3万辆,增长10.4%。

客货运输有升有降。全年实现客运量6727.8万人次,下降2.8%;实现货运量4520.9万吨,增长9.8%。港口货物吞吐量15970.5万吨,增长21.0%。

邮电通讯整体稳定。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29.3亿元,增长0.3%。城乡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2.6万户,比上年减少3.5万户。在网手机用户总量达到241.1万户。

旅游经济总体向好。全年国内旅游人数1686.3万人次, 增长3.6%;入境过夜旅游人数2.3万人次,增长5.5%。全年旅游总收入达290.8亿元,增长12.0%。国家A级景区8个,星级饭店11家,旅行社43家。拥有省级以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6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无锡市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3个。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总体平衡。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2亿元,增长2.3%,其中税收收入195.9亿元,增长2.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3.7亿元,增长98.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3亿元,增长0.4%,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4.2亿元,增长59.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3亿元。

金融存贷款适度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达3663.0亿元, 比年初增加38.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本外币余额1168.7亿元,比年初增加77.8亿元。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达2965.6亿元,比年初增加214.2亿元。住户贷款中人民币中长期贷款318.0亿元,比年初增加50.7亿元。

证券保险稳健运行。年末证券交易开户总数30.0万户,增长8.5%;证券机构交易金额6593.3亿元,下降20.6%。年末拥有47家上市公司,包括境外上市15家,境内上市32家,其中主板19家,中小板7家,创业板6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1.57亿元,增长17.3%。其中,财产险收入22.3亿元,增长5.7%;人寿险收入49.3亿元,增长23.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人才集聚加速。全年获批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研究生工作站3家、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企业新建院士工作站6家、江阴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2家。获评国家级科学技术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

科技产出质量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口径)达2088.8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5.9%;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3%。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93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33家,获批省高新技术产品238只。

专利工作成效显著。全市专利申请量达764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019件,专利授权4221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76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57件。2家企业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各类学校教职员工数16744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6837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4357人,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全市建成133家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益性文化设施达标率100%。全面开放100个全民阅读公益点, “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点增至9家。高城墩遗址等6处文保单位列入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名单。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8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开放床位8199张,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945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人均公共体育设施场地面积2.74平方米。累计承办省级以上体育竞赛8项15次,举办各级各类群体赛事活动530余项。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486人。体彩销量实现7.1亿元,创全国县级市销量排名第一。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有序扩大。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65.0万人,户籍人口125.5万人;人口出生率达9.76‰,死亡率达7.23‰,自然增长率达2.53‰。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81.5岁。

居民收支稳步增加。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79元,增长8.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65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32元,增长8.3%,农民收入连续第十八年蝉联全省同类城市第一。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9.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9.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0148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372元,增长8.4%。

社会保障统筹实施。全年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新增6.4万人,净增2.6万人;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缴费人数分别达56.1万人、58.4万人、47.3万人、46.7万人、47.3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0万人和54.0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人员保养金标准分别提高至310元/月、760元/月;全市企业退休职工人均待遇达2024元/月。

福利保障稳步推进。全市各类福利机构拥有床位13315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373人,其中市区1981人;共发放低保金4944.7万元,其中城镇低保1476.1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9659人次,支付救助金2307.3万元;实施临时救助5255户次,发放救助金981.9万元。重点优抚对象5675人。慈善组织累计募集善款(含冠名基金)3853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用地分配更趋务实。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达528.3公顷,增长54.5%;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47.1公顷,房地产用地139.8公顷,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237.7公顷。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市PM2.5年均浓度较上年下降6.6%。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66.9%,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市功能区昼间和夜间噪声达标率均达100%。

城市绿化水平提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380.0公顷,绿地面积4968.75公顷,公园绿地面积554.9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0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96平方米。

安全生产事故双下降。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7起,死亡49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14人/亿元。

注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注2:本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推荐阅读:

世界、国家经济排名

2019年全国各省人口排名

2019年中国各省各市人口、GDP排名

全国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