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两高两强”定位和“一个高水平建成、六个显著”目标,按照“保护更新老城、开发建设新城”总体格局,统筹抓好城市建设管理、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全区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综合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9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53.27亿元,同比下降10.9%,占GDP比重6.7%,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44.81亿元,同比下降12.5%;第三产业增加值746.59亿元,同比增长10.0%,占GDP比重93.3%,其中金融业增加值189.19亿元,同比增长12.0%。

财政

全区财政总收入139.05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35亿元,同比增长11.7%。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41亿元,同比增长7.6%,八大项支出62.26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22亿元,同比增长8.0%。

工业

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3.47亿元,同比下降 2.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76.87亿元,同比下降6.2%;重工业产值76.60亿元,同比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1.84亿元,同比下降0.6%,实现利润总额 8.53亿元,同比增长0.4%。

建筑业

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61家,其中一级资质44家,二级资质40家,三级及其他资质77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3.08亿元,同比增长7.5%。

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215个在建项目合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60.09亿元,同比增长15.0%,完成年度区目标260亿。一是从亿元以上项目来看,105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238.76亿元,占全区固投的91.8%。二是从市重大项目来看,39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2.43亿元,占全区固投的54.8%,完成年度目标的83.5%。三是从投资类型来看,房地产投资累计实现96.69亿元,同比下降7.6%,与全市17.6%的增幅差距很大。基础设施类投资达到163.41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62.8%。

贸易业

全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20.08 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82.26亿元,同比增长10.0%;限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3.34亿元,同比增长9.0%。限额以上主要商品零售中,日用品类增长20.5%;粮油、食品类增长40.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9%;中西药品类增长19.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0%。

规上服务业

全区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60.41亿元,同比增幅18.1%。从四大支柱行业看,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82.31亿元,同比增幅11.6%;软件信息业营业收入62.44亿元,同比增幅54.5%;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83.86亿元,同比增幅9.9%;科学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78.59亿元,同比增幅24.5%。

对外经济

全区实现实际利用外资18000万美元,完成进度100.0%;地方外贸出口额404亿元,完成进度105.0%;服务贸易46193万美元,完成进度101.7%。

旅游

全区完成旅游总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13.7%,景区景点经营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19.23%,接待游客5418万人次,同比增长5.7%。旅游业增加值预计达到70.8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9%。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同比提高0.22个百分点,占比达到16%,根据旅游直接贡献系数,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26334人,则旅游综合就业拉动约2300人以上。

教育

全区现有中学17所,其中独立高中5所、完全中学1所、独立初中11所(含民办初中2所、市属初中2所);小学39所,其中普通小学37所(含民办小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幼儿园69所(79处园址),其中教办园16所、集体园14所、系统园11所、民办园28所;职业学校1所;教师发展中心1所,为江苏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少年宫(少年儿童校外活动基地)1所;开放大学1所;社区大学1所。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无线电课程基地”、南航附属高中的“多模态学习英语课程基地”、第五高中的“落花生文学教育课程基地”和第二十七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基地”均成功申报为省级课程基地;目前全区4所四星级高中均为省级课程基地,课程基地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市位居前列。朝天宫民族小学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金陵中等专业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2017年度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秦淮区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

2017年全区高考文化类本一达线338人,达市目标(220人)153.6%;文化类本科达线1345人,达市目标(1031人)130.4%,全区文化类本科达线率91.6%,超市本科达线率10个百分点(全市文化类本科达线率为81.1%)。艺术体育考生本科达线193人,国外高校录取32人,普职融通本科院校录取23人,全区本科达线(含艺体考生、国外高校录取)总计1593人。2017年我区中考均分525.1分,超市均分15分(2016年超市均分14分)。2017年全区中考各分数段指标均比2016年有一定幅度提高。

科技和人才

全区17家(新增)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0家企业通过2017年度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40件产品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21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向10家科技银行申请科技贷款13.75亿元,成功办理科技贷款153项3.59亿元。全区新增发明专利3906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7件。1项专利获得南京市优秀专利奖;150件发明专利入选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和重点、新型产业类型专利。在江苏省2017年度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绩效评估荣获优良称号。南京卓实电气等6家单位获得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培育。

文化

全区组织举办了第31届秦淮灯会亮灯仪式,第10届和谐大戏园“梨园芳华”系列活动、第31届“秦淮之夏”社区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第23届“都市文化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街道“文化惠民直通车”专场演出全面完成,全区共完成文化活动1637场(次),参与群众超过10万人次,各街道全民阅读率达到91%以上。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非遗保护六项工程的落实;完成第三批市级非遗项目和第四批非遗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推荐《江南丝竹》等24个项目申报市级非遗项目;34人入选第三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文化市场完成行政许可165件,组织企业人员培训800人次,综合执法5908人次,检查各类文化场所2954家次,行政处罚49件,罚没款135000元。

体育

打造全民健身特色品牌,扩大全民健身影响力。成功举办秦淮区第一届综合性运动会,精彩圆满,在全市形成较大反响,一年来,共举办、承办各类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共计40余场次,其中包括2017年南京市“全民健身日”体育进家庭主题活动全国直播活动、2017年南京坐标城市印迹定向赛、2017南京国际马拉松赛(秦淮段)等重点省、市级活动。 “环明城墙”全民健身大联动、“大美秦淮”健身跑、“大美秦淮”体育摄影展等项目已形成品牌效应,为带动和丰富群众性文化体育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全区常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占区域总人口40%。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世界轮滑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继续开展轮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推进速度轮滑场地建设,成立秦淮区速度轮滑队,以“体教结合”模式,带动青少年体育普及、培训工作。

开通体育服务惠民直通车。打造12个街道级国民体质监测站,形成“1+12”区、街两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深入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全年免费体质测试人数5000余人,总体达标率96.3%;区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讲师团,开办社区讲堂,面向社区开展菜单式义务培训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社区群众发放免费健身券10000张,促进体育场馆免费或低价开放。进一步带动区域全民健身运动发展。

市队区办射箭队在全国重点体校射箭锦标赛、全国重点学校射箭锦标赛、全国青少年射箭锦标赛、江苏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等重点比赛中,共取得金牌11枚、银牌3枚、铜牌2枚。市队区办蹦技队在全国技巧锦标赛、江苏省少年儿童蹦床技巧锦标赛等赛事中,共取得金牌4枚、银牌3枚、铜牌1枚。市队区办速度轮滑队在第一届江苏省轮滑节上获得3金2银2铜的优异成绩。完成2017年南京市阳光体育联赛运动员注册150人。组织17支代表队400余名运动员,参加2017年南京市阳光体育运动联赛,在艺术体操、跆拳道、射击、田径、射箭、蹦床等项目中均获得优异成绩。承办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少年儿童篮球、摔跤比赛。并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区中小学生校园阳光体育足球联赛、 “春蕾杯”区儿童围棋比赛、区校园篮球联赛、区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等多项赛事。区竞训工作以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推进“体教融合”竞训模式,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创建12所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落实第十九届省运会备战工作,市队区办射箭队在全国重点体校射箭锦标赛、全国重点学校射箭锦标赛、全国青少年射箭锦标赛、江苏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等重点比赛中,共取得金牌11枚、银牌3枚、铜牌2枚。市队区办蹦技队在全国技巧锦标赛、江苏省少年儿童蹦床技巧锦标赛等赛事中,共取得金牌4枚、银牌3枚、铜牌1枚。完成2017年南京市阳光体育联赛运动员注册150人。组织17支代表队400余名运动员,参加2017年南京市阳光体育运动联赛,承办市射箭项目晋级二级裁判员培训考核工作。

卫生

全区共有区属医疗卫生单位17家,其中医疗单位2家,即红十字医院、秦淮区中医医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单位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10个,共有在职职工1954名。承担着全区96.2余万居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惠民医疗等综合性卫生服务任务。2017年,区属卫生系统共有在编965人,编外人员989人,离退休职工1267人。社区卫生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服务网络,“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医疗、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覆盖率达100%,基本达到“15分钟步行健康服务圈”要求。公共卫生监管到边、预防到位,形成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网格化格局,管理与控制率达到100%。

城市管理

全区共拆违超131.81万平方米,实施强制搬迁拆违61场。拆除非法广告、镂空字4577平方米;查办城市管理违章案件9千多起;查扣违规渣土车229台;清洗楼宇80栋,清理牛皮癣4万余处,支路街巷机动车违停贴单2.4万余张,清拖违停车辆2360余台次,整理、搬运乱停放非机动车60万多台次,全年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700个。清运生活垃圾29.68万吨,无主垃圾0.98吨,主次干道机扫率达到90 %。完成122座公厕出新,完成2个垃圾中转站改造。在主次干道沿线增设660余个果壳箱,340个垃圾桶全面退出主干道,全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25%。

加强新街口孙中山铜像、市民广场的养护,伐除天堂村、马路街等小区险树198棵,补植乔木99株、种植花灌木28.4万株,修剪行道树1.26万余株,剥芽2.06万株,新栽苗木成活率98%;养护道路12.31万平方米,人行道3.28万平方米、路沿6017米;维修桥梁95余座,完成区属61座桥梁的安全检测;疏通管网545.95公里、支管269.34公里、清捞窨井11.38万座、雨水井13.1万座,完成了对6处淹水点的改造,整修12个泵站电气设备,全面清捞条养护河道内垃圾、漂浮物共736多吨,全区平稳度汛。

环境保护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0天,轻度污染91天,中度污染18天,重度污染5天,严重污染1天,优良率68.5%。PM2.5均值为48微克/立方米,PM10均值为78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优良率58.7%增加9.8%,优良天数比2016年215天增加了35天,PM2.5较2016年54微克/立方米降低比率11.1%。综合全年监测数据分析,秦淮区降尘均值4.10吨/月?平方公里比去年 (4.24吨/平方公里?月)下降3%。省控重点水功能区三个断面按地表水IV类水质标准,达标率33.3%(过兵桥、文德桥超标,国控断面七桥瓮达标)。全年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93.8%,与上年持平。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有22个,监测结果:均值为54.9分贝,同比均值上升1.2分贝(2016年为53.7分贝)。交通噪声除雨花路立交桥拆除外,56条路段测得均值为68.4分贝,比去年下降0.3分贝,超标11条,超标率19.6%。平均车流量2406辆/小时,比上年有所下降。全年完成降雨例行监测94场,其中酸雨39场,共752个数据,酸雨率为41.5%,能做到逢雨必测。上报相关水环境监测数据23474个,审核第三方水质监测数据29490个,质控比率近15%,利用相关数据资料,组织编写全区水环境简报共48期和水环境专报4期,涉及秦淮区黑臭河道整治监测情况分析、上坊门桥至七桥瓮断面水质数据变化分析等。组织协调过兵桥、凤台桥、西水关、铁窗棂四个断面的水体断面达标方案编写工作。完成每周外秦淮河泵站运行情况巡查及第三方水质监测现场质控,每月外秦淮河泵站前池水现场监测采样工作。全年共出具报告188份,其中废水报告107份,噪声报告76份,废气油烟监测报告5份。对20余家一般工业污染源进行了废水噪声监测,跟踪国控重点源(城东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比对及重金属排放单位(晨光厂、55所和513厂)污染物监测,比对项目pH、COD、氨氮全部合格;涉重企业监测金属项目按工作计划单月进行监测,总排、车排、雨排均无漏测项目,并对雨排和总排加测一类污染物以防止漏排。按时上报数据,医疗废水监测61家次。

今年累计受理各类环境污染举报来访7146件,信访查办率100%、回访率达100%,满意率保持在85%以上。加大了环保执法的力度,累计出动人员4564人次,检查工业企业33家次,医院17家次,4S店及汽修行业25家次,三产22家次,建设项目12家次。全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6件,累计处罚金额73.6万元。

人口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9.46万人,总户数26.12万户。按性别分,男性340626人,女性353999人;男女性别比例96:100(女性为100)。按年龄结构分18岁以下8.98万人,18-35岁13.26万人,36-60岁27.85万人,60岁以上19.38万人。全年出生6425人,出生率为9.25‰,死亡5310人,死亡率为7.6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1‰。

居民生活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80元,同比增长9.1%,其中工资性收入30050元,同比增长13.5%,经营净收入5273元,同比增长3.3%,财产性收入5674元,同比增长3.4%,转移性收入14483元,同比增长4.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1970元,同比增长5.1%。其中食品烟酒消费10660元,衣着消费2882元,居住消费9953元,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  2801元,医疗保健消费2309元,交通通信消费4387元,教育文化娱乐消费7848元,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1129元。

社会保障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金征收持续增长,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235.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 0.3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48.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 14.98万人;五项社会保险费征收总额328122.52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 243.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达243.4万人。

>>>推荐阅读:

世界、国家经济排名

2019年全国各省人口排名

2019年中国各省各市人口、GDP排名

全国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