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余姚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宁波市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重点围绕“两区三城”建设,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发展稳步向好,质量效益逐步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全面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并成为宁波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

一、综 合

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全市实现现价地区生产总值102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6.0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85.67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1.49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之比为4.5:57.2:38.3。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217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8095美元)。

财政收支。201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52.4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税收收入140.07亿元,增长8.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65亿元,增长7.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68亿元,增长9.6%,其中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等民生支出79.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

就业和再就业。2017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65万个,5892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1637人。全市有4665家企业进入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发布就业信息92781条,10153人达成就业意向。稳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新增创业实体14295家,创业带动就业75240人,新增大学生创业288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080个。全年完成技能人才培训0.45万人;各级投入农民培训资金共385.8万元,完成各类农民培训0.94万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09%。

市场价格。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同比涨跌呈“六升二降”格局:衣着类上涨0.2%,居住类上涨4.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医疗保健类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食品烟酒类下降1.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8%。

二、农业、农村、气象

农业生产。2017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其中,完成农业产值50.38亿元,增长5.2%;林业产值4.17亿元,增长5.9%;牧业产值8.22亿元,下降13.1%;渔业产值6.2亿元,增长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5亿元,增长24.4%。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672公顷,增长2.5%,粮食总产量20.17万吨,增长3.7%。生猪存栏增长8.4%,出栏下降17.5%;家禽存栏增长9.3%,出栏下降50.2%。新评定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骨干龙头企业2家,累计111家,其中产值上亿元的达12家。

新农村建设。2017年新增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个,特色精品村4个;创建宁波市美丽乡村合格村2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个和美丽乡村风景线2条。15个村完成省农村生活垃圾机器堆肥试点任务。全市污水治理“首创”项目完工60个。

气象。2017年全市总日照1941.1小时,总降水量1665.4毫米,全年平均气温17.9℃;全年降水天数153天,最长连续降水天数11天(10月10日-20日);最长连续降水量为198.4毫米,日最大降雨量90.2毫米(10月16日);年极端最高气温40.8℃(7月24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0℃(1月21日);无霜期总天数259天。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2017年,入选首批“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城市,并荣获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二等奖。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86.51亿元,增长10.8%。分行业看,在32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增加值同比上升,占比前十位的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41.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4.3%,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6.34亿元,居各行业之首;汽车制造业增长59.5%,增速居前十位行业之首。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399.27亿元,增长17.3%。其中出口交货值为376.37亿元,增长9.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34.71亿元,增长27.6%,其中利润总额86.49亿元,增长30.5%。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127家,占企业总数的10.8%;亏损额4.2亿元,同比下降17.6%。

工业创新转型。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2.8%,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29.4亿元,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1.2亿元,分别增长20.8%和17.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5.2%和52.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机器换人”自动化技改不断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同比增长9.8%,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同比增长2.7%,规上工业劳动生产率达13.75万元/人,同比增长7.9%,人均创利税6.47万元,同比增长24.4%。

建筑业。全市资质建筑业企业97家,其中,二级及以上资质企业42家。2017年全市完成建筑业产值139.08亿元,其中外省产值15.66亿元,分别下降16.8%和38.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70.79万平方米,下降18.7%。全年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5.81万人,比上年减少0.49万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201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6.78亿元,增长7.8%。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4.4%,一、二、三产分别比上年下降49.4%、1%和增长15.6%。商品房销售面积121.8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

城市建设。2017年末中心建成区面积50.54平方公里。体育场东路道路改建工程、四明东路(城东路-南排江路)道路新建工程等6条道路顺利完工,四明西路西延工程二期(郭相桥中路-直江路)等一批工程正在稳步推进。结合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完成了城区三路口改建工程,新增专用停车位2151个,改建老小区停车位108个。完成南雷南路、谭家岭西路、中山北路等重要路段绿化改造与提升,完成城区各类绿化补种修复50万平方米。新增公共自行车站点8个,总量达到153个,实现租用量150余万人次,日均租用量约4300次。

五、贸易、旅游

贸易业。2017年全市商品销售总额153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078.85亿元,增长20.4%,零售业销售额454.31亿元,增长16.4%,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13亿元,增长12%。限额以上社零按商品类别分,服装类和家用电器类商品增速较快,分别增长53.9%和24.6%;粮油食品类下降3.4%,石油类增长1.3%。年末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251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2.9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29亿元。

旅游业。2017年举办四明山旅游节等40多项节庆活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46.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5.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3%。全市农家乐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638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约6.18亿元,分别增长20.8%和20.6%。大隐镇芝林村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戚海农业科技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牟山湖垂钓中心列入浙江省果蔬采摘基地。

1 2

>>>推荐阅读:

世界、国家经济排名

2019年全国各省人口排名

2019年中国各省各市人口、GDP排名

全国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