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是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中共宁波市镇海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四驱动四提升”战略,大力推进“一区两带三园”建设,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创业创新动力增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8.72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666.13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236.12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之比由2016年的0.8‥73.6‥25.6调整为2017年的0.7‥73.3‥26.0(见图1)。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33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5.82万美元)。

财政收支。全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14.44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48亿元,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见图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4亿元,增长85.3%;住房保障支出3.14亿元,增长25.4%;节能保护支出2.11亿元,增长66.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9亿元,增长17.5%。

市场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8%(见图3)。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七涨一平”格局,其中,居住类上涨4.6%,医疗保健类上涨3.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0%,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7%,食品烟酒类上涨0.3%,衣着类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与上年持平。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106.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113.0%(见图4)。

重点领域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去产能取得实效,全年淘汰市级落后产能项目5个,腾出用能空间3.9万余吨标煤,盘活存量土地164亩。商品房库存持续下降,全年商品房待售面积48.9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3%。企业杠杆率不断降低,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企业成本继续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三项费用比上年减少0.8元。“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推行,审批效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农业、农村

农业生产。全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9.38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0.34亿元,增长4.7%;畜牧业产值0.86亿元,下降11.4%;渔业产值0.11亿元,下降21.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5亿元,增长8.4%。农作物播种面积14.09万亩,比上年增长6.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49万亩,增长1.9%;蔬菜播种面积4.59万亩,增长5.3%;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73万亩,增长12.2%。粮食产量1.98万吨,比上年增长2.9%。蔬菜产量8.96万吨,比上年增长5.4%。

农业基础设施。全年全区农田基本建设开工1处,建成1处,累计完成土石方22.47万立方米,兴建防洪渠道10条,疏通河道82条。农业机械化保持较高水平,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16万千瓦,其中,大型拖拉机43台,小型拖拉机及手扶拖拉机164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586台,联合收割机56台。机播面积9.25万亩,机割面积3.16万亩,机耕率、机割率和机灌率均达99%以上。

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配套设施加快建设,环境卫生持续改善。美丽乡村分类创建有序开展,新增示范乡镇1个、市级示范村2个、合格村6个。“亲水河头”“九龙问茶”“梦里水乡”三条风景线建设扎实推进,秦山民宿村、蛟川生态园、永旺花海等成为特色旅游项目。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3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见图5);工业增加值(生产法)516.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1%;利润总额2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企业梯队培育继续加强,年末全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5家,其中,工业总产值超1亿元、5亿元和1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182家、40家和20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6家、7家和5家。工业结构更加优化,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年绿色石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96.18亿元和91.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11.8%。

建筑业。全年全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3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38.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20.2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2.8%。年末全区拥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71家,比上年增加5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78亿元,比上年下降16.5%(见图6)。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79.28亿元,比上年下降16.5%,其中,工业投资79.09亿元,下降16.7%;第三产业投资211.49亿元,比上年下降16.5%,其中,房地产投资70.25亿元,增长5.8%。

城市建设。宁波中心城区北部商贸商务中心加速形成,宁波植物园运营良好,新城吾悦广场建成开业,瑞丰国际商博城投入运营,银泰城和1688新青年广场开工建设。招宝山、蛟川加快融合,招宝山城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镇海电厂搬迁、文化广场改造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澥浦民俗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全面启动。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旅游

国内贸易。全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额121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046.64亿元,增长14.1%;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67.60亿元,增长10.8%。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9.54亿元,增长8.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67亿元,增长13.8%。年末全区拥有限额以上贸易企业281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68.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利润总额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7%;拥有12个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全年实现成交额125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实现成交额913.00亿元,增长22.2%。物流枢纽港提升发展,保税物流中心品牌效应初显,液化品保税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对外经济。全年全区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47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进口总额254.15亿元,增长20.5%;出口总额220.94亿元,增长17.7%。全年全区引进外商投资项目27个,比上年下降12.9%;总投资额7.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9%;合同利用外资3.6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1.1%;实际利用外资2.5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2.0%。

旅游业。年末全区拥有星级宾馆8家,旅行社5家,A级旅游景区(点)5个。全年全区旅游综合收入6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6.73亿元,增长19.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937.13万美元,增长13.4%。接待国内旅游人数972.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接待入境旅游人数6.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5%。招宝山旅游风景区、九龙湖旅游度假区、宁波帮文化旅游区、十七房景区和宁波植物园接待游客人数分别达到159.95万人次、134.50万人次、92.63万人次、54.61万人次和49.94万人次。

六、交通、邮电、电力

交通业。年末全区拥有营运性公路运输工具5782辆。航运业总运力达到154.57万吨。路网体系更加完善,三官堂大桥及接线建设进度过半,轨道2号线二期、5号线、招宝山大桥连接线、宁镇路改造等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交通出行更加便捷,优化公交线路2条,新增新能源公交车50辆;年末全区拥有公交线路38条,公交车350辆,营运出租车101辆,公共自行车4700余辆,共享单车约7000辆。交通治堵取得成效,建成专用停车位8389个,完成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217个。

邮电业。全年全区邮政业实现业务总量9561万元,比上年增长22.8%;邮政业务收入7148万元,比上年下降10.8%;发送信函量59万件,比上年下降28.0%;报刊订销量2613万件,比上年增长3.8%。全年电信业实现业务收入6.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2.2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1.96万户,互联网用户20.01万户。

电力。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4.3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6%(见图7),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15亿千瓦时,增长13.8%;第二产业用电73.39亿千瓦时,增长2.8%,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用电73.01亿千瓦时,增长2.8%;第三产业用电6.60亿千瓦时,增长8.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18亿千瓦时,增长8.3%。电力日最高负荷145.3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7%。

1 2

>>>推荐阅读:

世界、国家经济排名

2019年全国各省人口排名

2019年中国各省各市人口、GDP排名

全国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