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江北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波市江北区2017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波市江北区统计局

2018年1月

2017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1. 综 合

国民经济进中见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宁波市统计局下管一级初步核定:201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4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亿元,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152.8亿元,同比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280.6亿元,同比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8∶34.6∶63.6。

2017年度江北区三次产业结构示意图

财政收入增势稳定。全年全区财政总收入108.0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5.0亿元,同比增长11.1%;中央财政收入为43.0亿元,同比增长16.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6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财力优先投向民生领域。全年民生领域投入38.4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农林水事务经费5.7亿元、教育经费8.1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经费3.1亿元、科学技术经费2.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经费5.4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1.1亿元、城乡社区事务经费7.4亿元、交通运输经费2.7亿元、节能环保经费2.8亿元。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3.9%。

  1. 农业、农村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旅融合加快推进,畈里塘“达人村”成为全国产业融合示范园,大美亲子田园综合体成为省级田园综合体,重点推动灵芝庄园、灌浦农庄、布莱登堡欧式庄园、唐家庄4个农园转型升级;姚江国家农业公园、畈里塘夜色乡村等农旅项目相继落地。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上升0.5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29万亩;果用瓜种植面积3540亩;牛奶产量1.6万吨,比上年增长7.4%。

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区29个保留村村庄规划方案,开展16个新农村建设项目。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合格村20个,示范街道2个,风景线1条。洪塘街道鞍山村创建成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全区有95%以上的村实行了7小时动态保洁,累计36个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鞍山、毛岙、南联荣获市级最洁美村庄称号。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51.4亿元。其中,28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74.4亿元,增长24.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9.8%,实现销售产值665.4亿元,产品产销率达到98.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3.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58.7亿元,其中利润总额44.1亿元。

重点产业蓬勃发展。26个规上工业行业中,产值上10亿元行业12个,其中产值总量排在前六位的分别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六大行业共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24.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7.7%,同比增长26.3%。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前六大行业

单位:亿元、%

行 业 工业总产值 增幅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70.8 39.9
汽车制造业 76.7 10.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72.0 20.6
仪器仪表制造业 37.6 17.2
通用设备制造业 34.6 4.7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2.4 18.2

建筑业加快发展。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9.9亿元,同比增长22.6%。全年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679.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78.81万平方米。年末全区拥有特级资质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8家,二级资质企业54家,三级资质企业33家,不分等级企业9家,劳务分包企业20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7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9.6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工业投资40.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20.4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45.1亿元,占总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12.2%、36.5%和44.0%,三项投资额增幅分别为32.5%、17.3%和15.8%。

城乡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凸显。在全省开展的“树样板、学样板”的活动中,慈城镇确定为省级样板,洪塘街道确定为市级样板。我区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整治规划编制和评审工作,慈城镇的整治规划方案被评为第一批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秀规划,洪塘街道的整治规划方案被评为第二批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秀规划。编制《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高效审批的实施意见》,《江北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奖励及资金保障办法》。生成全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第一批项目共计63个,计划总投资额约为41.7亿元,2017年度项目开工率82.6%,完成项目投资33.5亿元。海绵城市体系初步确立。截止12月底,我区的慈城-姚江片区作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宁波市的试点区,累计开工项目95个,在建79个,完工16个,完成投资9.2亿。

住房保障工作不断加强。落实运行城乡危房管理网格化安全监管,全区7个街道1个镇按照街道-片区监管员、安全管理员的三级监管网络要求,构建68个监管片区,落实片区管理员68名,安全管理员289名。落实城房险,对辖区内国有土地上2000年底竣工的三层及三层以上住宅房屋包括在册危房进行综合保险,保险房屋总面积199.8万平方米,幢数计1049幢。在全市范围内首创农房“保险+服务”模式,实现城乡危旧房保险全覆盖。甬江、庄桥、洪塘街道和慈城镇通过人保落实辖区内26764户农村住房综合保险。完成城镇160幢丙类住宅房屋整治改造任务,面积计24.0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本年度163户C、D级和462户自住C级农村危房的治理改造任务,占我区在册农房危房794户的78.72%。

五、城市管理、交通建设

城市管理走向现代化。2017全年累计完成“三改”793.7万m2,、“一拆”264.4万m2;召开 “治危拆违”专项行动现场会,全区已累计完成160幢、24万m2丙类住宅房屋整治改造任务。全面推进巡河治河,淘汰城区内河周边“低小散”企业159家,拆除涉河违建19.8万m2。探索“非接触性执法”,已成功采集城区流动摊贩“一书三证”信息130余个,查处“非接触性执法”案件99起,处罚金额196.83万元。实施垃圾分类“江北模式”,已累计推广84个小区35151户家庭,城区垃圾分类总体收集覆盖面达91%,分类实施范围内公众知晓率达85%,垃圾减量率达7%,并成功打造全市首个“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商业街区。全力推进四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工作,已完成对19条景观示范路两侧可视一千米范围内3300余个问题点位的整改,1个省政协督查点位和8个市级点位的整治。

交通基建日益完善。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全年完成投资6.5亿,建成大庆南路整治、洪大路北延、马家商服地块配套二路、贝家巷地块配套道路一期4个项目;开工建设云飞路三期、洪发路、北川路、铸锋路污水泵站、机场快速路两侧绿化、天沁路东延等6个项目。推进公路路网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38亿,开展彩云路公路工程建设,完成压观线(宁慈公路)提升工程、甬余线江北段改线工程红线外沈海高速慈城出口绿化提升工程,干线公路信号灯改造工程。重点推进姚江花园等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完成压赛堰停车场等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完成公共停车位3000个,同时继续推行错时停车共享机制。加强过街通道的研究工作,完成大闸路天桥的前期方案研究,开工建设第三医院过街天桥。

六、国内贸易、金融、旅游

社会消费稳健增长。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7.2亿元,同比增长5.1%。电商经济快速发展。全区实现网络零售额104.49亿元,同比增长36%,活跃网店数量约有2.4万家,服饰鞋包、家居家装、母婴用品行业分别占据网络零售额前三位。累计纳入跨境电商试点企业24家,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额2.21亿美元,同比增长43%,主要出口美国、法国、荷兰、德国、英国等国家。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27家,其中4家法人银行,23家一级支行;保险业机构共计13家;证券期货机构共计14家。股权投资机构蓬勃发展,全区共有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4家,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64家。

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85.78万人次,同比增长15.28%,实现旅游总收入136.7亿元,同比增长16.38%。积极谋划启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列入第二批创建名录;洪塘街道列入省第一批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名单,动力小镇创3A景区通过景观质量评估。民宿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素心别院等一批精品民宿相继建成开业,老樟树民宿获评市十大民宿。继续加大市场宣传营销,江北文旅粉突破5万人,积极探索华数省级平台的广告宣传。旅游行业品质进一步提升,创建和培育3A级景区、四星(花)级酒店、五叶级客栈等共7家,指导旅游企业评获全市最佳(优秀)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共14家。旅游市场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旅游投诉结案率100%,并实现安全生产三个零增长。

1 2

>>>推荐阅读:

世界、国家经济排名

2019年全国各省人口排名

2019年中国各省各市人口、GDP排名

全国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